發布時間:2021-08-23
近幾年有些比較新的東西,一個是小程序,一個是新零售,其實早在2017年的時候,小程序就已經面向市場,那年也被大家成為小程序元年或者新零售元年,小程序一經面世就受到很多資本市場的喜歡,不難看出現在的資本市場都不太不喜歡純互聯網,他們越來越看重線下的投資,例如共享單車、共享充電寶、無人貨架等等。
各種數據也告訴我們,人們越來越不愿意下載APP,用戶的手機已經不堪重負。不需要下載,用完就運行,只在客戶需要時出現的小程序的出現,滿足了用戶的需求。
可以肯定的是,小程序是微信乃至騰訊最先進的策略之一。這是Internet 3.0 出現的前戲。微信帝國需要連接一切,小程序是一個大動作。在小程序還未發布的時候,張小龍親自為小程序打造了平臺,這是難得的情況,當然也有新的機會。
零售線上線下也有類似的業務邏輯,核心是流量運營。電子商務剛出現時,品牌遵循線上渠道模式,平臺管理規則,將賣家和C端消費者集中連接起來。離線也是如此,保存操作將失敗。
隨著網上流量紅利的消失和消費升級,去中心化的內容電商越來越流行,網上零售變得更加復雜時代。線下市場,書吧、IP主題店、體驗中心等新型消費模式正在逐步收購過時品牌,成為消費者的“新寵”。
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不再只是一種買賣關系;產品被賦予了內容和體驗要求。這直接促成了商業運營的重心從商品轉移到人。
微信在這方面具有顯著優勢。其龐大的用戶群、完整的內容產業鏈、強大的社交基因,讓品牌擁有者垂涎三尺。
在小程序出現之前,微信類似于支付寶、新美達等平臺,滿足零售品牌會員管理、數據挖掘和營銷服務的需求。線上線下場景依然存在。小程序具備碎片化場景采集能力,社交和商業規則在交互過程中同步應用。
在這個瘋狂的電子商務時代,堅持只做線下業務有兩個原因。這是因為一個沒有連接線的能力,另一個不需要連接到線。前者受成本、渠道等因素影響,后者可能受自身產品特性影響。而且開發小程序的成本非常低。
一些商家認為,他們的產品只在實體店銷售,開設網上商店的成本很高。流量的客戶數量不劃算。成本是每個企業都應該考慮的因素。但是,有限的發展空間必然會大于收益。在線不僅意味著開拓新市場,還意味著確保我們順應時代需求,為我們的老客戶提供優質服務。
隨著微信小程序生態的形成,小程序的定位變得非常清晰,它所創造的是一個全網通的、無所不在、無所不在、無邊界的全互聯網生活世界。
當然,小編提醒大家,小程序并不是一款完美的產品,正是因為它的不完美才能帶來更大的創新的可能,同時也正是因為它的不完美,所以才有更大的可能性。